摘要

目的研究先天性肌性斜颈严重程度评分表(CMT-SCST)在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CMT)中的诊断与预后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我院门诊就诊的0~1岁CMT患儿89例, 通过CMT-SCST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等技术手段, 对入组的不同CMT分型患儿进行患侧和健侧胸锁乳突肌肿块大小或肌肉条纹回声异常区域范围的测量和综合的头面颈部活动功能评定, 然后对确诊的患儿追踪随访其治疗过程, 治疗方式主要包括手法按摩(每日1次, 每次15 min)和姿势矫正(每日2次, 每次5 min), 随访至入组3个月和6个月后再次复查超声及CMT-SCST, 收集数据并评估CMT-SCST在CMT中的诊断与预后应用价值。结果①治疗次数与CMT-SCST基线得分负相关(r=-0.4651);②CMT-SCST基线得分在7分以上时在治疗3个月后治疗有效, 得分在9分以上时治疗3个月后治疗痊愈(P<0.01);③CMT-SCST基线得分在7分以上时在治疗6个月后治疗有效, 得分在9分以上时治疗6个月后治疗痊愈(P<0.01);④性别、开始治疗的年龄、髋关节发育不良征象及共患全面性发育迟缓(GDD)与CMT的严重程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与疾病6个月疗效评价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对比2013年美国物理治疗协会儿科学部发布的CMT临床实践指南中的CMT严重程度分类系统(CMT-SCS), CMT-SCST能更敏感地提示疾病的预后。结论 CMT-SCST可为CMT的定量诊断及量化评定提供理论依据, 有利于为临床诊治提供指导。

  • 单位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