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临床症状、外周血炎性指标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作者:刘琳; 邢小燕; 何东初; 杨文超; 张梦云; 伍伟; 丁晓娟; 俞桥; 黄河颂; 孙晓波; 张勇*; 杨金生*
来源:中国针灸, 2020, 40(12): 1271-1275.
DOI:10.13703/j.0255-2930.20200507-k0003

摘要

目的:探讨艾灸辅助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COVID-19)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95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随机分为艾灸组(45例)和基础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艾灸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于大椎、肺俞、气海、足三里穴施予艾灸,每日1次,连续治疗14 d。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咳嗽、喘息、胸闷、气促临床症状积分和缓解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水平及CD3+、CD4+和CD8+T淋巴细胞绝对数。利用主成分分析从以上10个临床指标变量中抽提共有信息,综合评价两种治疗方案疗效的差异。结果:两组治疗后各临床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艾灸组治疗后咳嗽、胸闷、喘息的临床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基础组(P<0.05),咳嗽、胸闷、喘息的缓解率高于基础组(P<0.05)。两组治疗后WBC计数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艾灸组治疗后CRP、IL-6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艾灸组IL-6水平降低幅度大于基础组(P<0.05)。艾灸组治疗后CD3+、CD4+和CD8+T淋巴细胞绝对数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升高幅度大于基础组(P<0.05)。艾灸组治疗前后综合评价得分的差值为33.38,明显高于基础组的8.91。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艾灸疗法可改善COVID-19患者临床症状,降低IL-6、CRP炎性指标水平,提高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绝对数,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