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小学生灵敏素质发育规律及其与脑电信号的关系,为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小学阶段的灵敏素质训练提供借鉴。方法:对北京市6所小学2014年入学的儿童进行连续4年的跟踪测试,测试从二年级(7岁)持续至五年级(10岁),每年测试项目为反应时、十字象限跳、脑电图及骨龄测试。4年共保留2081人次正常发育的学龄儿童测试数据,对学龄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灵敏素质的变化规律及其与脑电信号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小学生反应时成绩在三年级~五年级持续提升,四年级~五年级出现最大幅度提升;十字象限跳成绩在二年级~五年级持续提升,在二年级~三年级时出现最大幅度提升。脑电波δ频段相对功率在四年级~五年级显著降低;θ频段相对功率在二年级~五年级持续降低;α1频段相对功率于三年级~四年级显著降低;α2频段相对功率于三年级~五年级持续提升;β1和β2频段相对功率呈波动变化,五年级时β1和β2频段相对功率水平与三年级时相近。小学生反应时成绩或十字象限跳成绩与脑电波α2频段相对功率、θ/β、(δ+θ)/α指标显著相关。结论:二年级~五年级岁学龄儿童的灵敏素质快速增长,其中二年级~三年级和四年级~五年级时灵敏素质发育更快。随年级增长,脑电波呈现慢波逐渐衰减、快波逐渐增多的趋势。小学生灵敏素质与脑电信号变化存在关联,具备优秀灵敏素质的学龄儿童,其α2频段相对功率更高,θ/β和(δ+θ)/α比值更低,可结合上述脑电信号特征判断学龄儿童灵敏素质水平,进而指导体育锻炼和运动训练。
-
单位北京体育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