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究创伤性肝损伤患者中活化蛋白C(aPC)水平变化,并分析其与早期凝血功能障碍、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6年3月至2019年7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创伤性肝损伤的患者80例。入院后(到达急诊室)立即收集血样并检测活化蛋白C、蛋白C(PC)、凝血因子、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和D-二聚体。按照损伤严重度评分(ISS)、碱缺失(BD)水平将患者分为4组,即轻伤无显著组织低灌注(ISS<16,BD<6)组、轻伤伴显著组织低灌注(ISS<16,BD>6)组、重伤无显著组织低灌注(ISS>16,BD<6)组和重伤伴显著组织低灌注(ISS>16,BD>6)组。比较各组凝血参数和aPC水平差异。将患者aPC水平分成四分位数,按照aPC水平将患者进行再分组,分别为Q1组(aPC≤2.71)、Q2组(2.71<aPC<4.06)、Q3组(4.06<aPC<6.09)和Q4组(6.09≤aPC)。比较各组凝血参数和凝血因子水平差异。结果 重伤伴显著组织低灌注组患者到达急诊室时PT和APTT水平分别为(15.72±0.40)s和(32.95±1.12)s,较其他组明显延长(P<0.05),aPC水平升高[(11.26±2.33)ng/mL]伴PC水平[(75.22±3.50)ng/mL]降低(P<0.05)。Q4组患者PT和APTT时间最长(P<0.05),分别为(16.43±1.02)s和(38.27±5.46)s;Q4组患者凝血因子Ⅴa和Ⅷa水平明显降低(P<0.05),分别为(43.20±5.11)%和(200.17±32.53)%;tPA和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P<0.05),分别为(34.26±4.02)ng/mL和(23.45±5.68)ng/mL;aPC/PC比率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多器官功能衰竭、急性肺损伤和死亡显著相关(P<0.05)。结论 创伤性肝损伤患者在组织灌注不足和严重外伤的情况下更易发生早期凝血功能障碍,并伴随aPC水平显著升高。这一过程可能与aPC抑制凝血因子相关,同时入院时较高的aPC水平预示严重创伤后预后较差。
-
单位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