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1世纪以来,在现代性与本土化的相颉颃下,伴随着保护“非遗”运动的开展,传统民俗舞蹈所承载的中华民族母体中备受推崇的生命意义和价值维度再次被瞩目,形成了民俗舞蹈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齐头并进的局面。其中理论研究的“田野转向”使实证主义与理性主义介入到民俗舞蹈的研究过程之中。王维画物,不问四时,笔下有雪中芭蕉,有桃杏莲蓉。后世多赞他的时间错位“意到便成”。艺术之“意”似乎对抗了物理时间和现实空间。不论以何种形态呈现,不论处于何种环境之中,艺术之“意”仍是存在于艺术本体中的永恒命题,更是艺术家胸中之“意”的直接显现。潮汕英歌舞不仅作为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舞蹈之一,同时作为“非遗”身份的承载者,其艺术价值和审美形态在不同的时间与空间之中获得广泛关注和长足发展。而舞蹈本身所具有的时间意识则伴随着有形的形态根植于不断发展的社会空间之中,究其根本却并未受到处在变化之中的现实时空的影响,而是以独立的意识形态赋予潮汕英歌舞多样的艺术与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