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 PKP)结合唑来膦酸治疗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7年1月—2018年12月,60例绝经期女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纳入本研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实施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术后对照组给予钙尔奇D3口服,唑来膦酸组在其基础上给予唑来膦酸,比较两组的临床与影像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接受PKP术,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生活质量WHOQOL-BREF评分各项目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治疗前两组间各项目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唑来膦酸组各项目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伤椎前缘高度比值显著增加(P<0.05),而局部Cobb角显著减小。末次随访时,唑来膦酸组伤椎前缘高度比值和局部Cobb角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后给予唑来膦酸,可有效纠正绝经期女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骨代谢,有利于恢复受损的椎体高度和脊椎生理曲度,提升生活质量。
-
单位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