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共和国翻译出版史上的一个重要机构,上海编译所至今较少为学界所知。本文基于大量档案文献,对其历史进行了考掘和梳理。其创办背景和原因,与文艺批判、出版整肃、稿酬制度改革、翻译计划化、译者组织化、统战政策等因素有关。在人事、经济和政治制度方面,该所是宏观政策与具体现实折中调和的产物;就效果影响而言,编译所帮助了处境困难的职业译者,支持了特殊时期经典类、外事外联类和情报类著作的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