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致儿童急性症状型肾积水的临床特点,比较其中的进行性加重型肾积水和间歇性肾积水的异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由本院收治的UPJO致急性症状型肾积水患儿临床资料,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病例并主要依据术前多次泌尿系B超检查结果,将所有患儿分为进行性肾积水组和间歇性肾积水两组,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特点及随访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92例UPJO致急性症状型肾积水患儿,其中男童83例,女童9例,左侧72例,右侧19例,双侧1例。随访时间为4个月至5年,平均3.6年。进行性肾积水组肾盂前后径变化波动范围大于间歇性肾积水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6,P=0.02)。肾核素检查中,进行性肾积水组患肾分肾功能要低于间歇性肾积水组患儿(36.1%±13.7%vs 43.6%±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5,P=0.03)。89例患儿均行离断性肾盂成形术,其中5例迷走血管移至肾盂输尿管后方,2例下腔静脉后输尿管行输尿管复位吻合术,1例巨大肾积水分肾功能低于10%行肾切除术。进行性肾积水组(84.0%)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发生率明显高于间歇性肾积水组(6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3,P=0.03)。而进行性肾积水组肾盂输尿管狭窄段的长度要明显短于间歇性肾积水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6±0.62)cm vs(2.03±0.69),t=2.24,P=0.03]。结论 UPJO致儿童急性症状型肾积水的临床特点主要为反复发作并可自行缓解的腹痛。进行性肾积水和更容易被忽视的间歇性肾积水需要多次复查B超明确诊断,及时手术治疗。
-
单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