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nte截骨联合卫星棒序贯矫形技术治疗重度僵硬性胸椎侧后凸畸形

作者:李洋; 史本龙; 刘臻; 孙旭; 王斌; 朱泽章*; 邱勇
来源:中华骨科杂志, 2019, 39(22): 1357-1364.
DOI:10.3760/cma.j.issn.0253?2352.2019.22.001

摘要

目的 探讨Ponte截骨联合卫星棒序贯矫形技术在治疗重度僵硬性胸椎侧后凸畸形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至2016年10月在鼓楼医院接受后路Ponte截骨联合卫星棒序贯矫形技术治疗的主弯>100°且随访2年以上重度僵硬性胸椎侧后凸畸形的32例患者资料,其中男12例,女20例,年龄17~46岁,平均(21.3±10.8)岁。评估术前、术后以及末次随访时主弯Cobb角、胸椎局部后凸角、冠状面顶椎偏移距离、矢状面躯干偏移距离等影像学指标,记录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应用SRS-22量表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术前冠状面主弯Cobb角平均117.8°±9.8°(104°~131°),平均柔韧性为13.9%;胸椎局部后凸角平均65.5°±18.7°(48°~87°)。手术时间平均(267.4±42.3)min,术中出血量平均(895.4±103.1)ml。本组患者固定节段在T2~L4之间,平均固定(13.3±2.4)个节段,平均置钉密度为62.1%±8.8%,术中Ponte截骨节段4~9个,平均(6.1±1.9)个。术后主弯Cobb角平均为54.4°±10.9°,平均矫正率为53.9%±9.3%,胸椎后凸角矫正到35.6°±12.0°,均较术前显著改善(t主弯Cobb角=24.468,P主弯Cobb角=0.000;t胸椎后凸角=7.612,P胸椎后凸角=0.000)。本组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34.3±8.9)个月,末次随访主弯Cobb平均53.1°±1.9°,平均矫正丢失为1.3°,胸椎后凸角为36.7°±11.4°。术中及术后未见神经损伤、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结论 Ponte截骨联合卫星棒序贯矫形技术治疗重度僵硬性胸椎侧后凸畸形可获得较好的矫形效果,且远期随访矫正丢失少,是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手术策略。

  • 单位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