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通过采用3种倍频程的耳鸣纯音测试方法对临床病例进行分析,探讨相关因素对耳鸣严重程度的影响及其临床应用方法的特点。方法:研究对象为2017-07-2018-02期间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门诊就诊的90例(108耳)原发性耳鸣患者。采用前瞻性设计,将其随机分为1/3倍频程组30例(35耳)、1/12倍频程组30例(37耳)、1/24倍频程组30例(36耳),完成耳鸣残疾量表(THI),分别进行健耳和患耳的精细化纯音测试(FPT),并采用残余抑制(RI)时间、RI程度、减敏试验时间、减敏试验程度、掩蔽的时间衰减测试等方法进行评估。结果:共86例完成THI。耳鸣严重程度与性别、耳侧、睡眠时间、工作时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与年龄(r=0.274,P=0.011)、病程(r=0.239,P=0.026)呈正相关,与自评响度评分(r=0.542,P=0.000)、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r=0.529,P=0.000)呈中度正相关。在1/24倍频程法中,除患耳组掩蔽的时间衰减测试外,其余各组结果与1/3倍频程法相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优于1/3倍频程法;左耳组、患耳组RI时间和右耳组、左耳组、患耳组减敏试验时间以及右耳组减敏试验程度与1/12倍频程法的相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优于1/12倍频程法。而1/12倍频程法仅在患耳组掩蔽的时间衰减测试与1/3倍频程法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优于1/3倍频程法。结论:性别、耳侧、睡眠时间、工作时间对耳鸣严重程度无明显的影响,年龄、病程对耳鸣严重程度存在一定的影响,自评响度评分、VAS评分与耳鸣严重程度呈中度正相关。1/24倍频程法明显优于1/3倍频程法和1/12倍频程法,FPT有助于增加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