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mCIMT)对脑梗死患者上肢功能及上肢屈伸肌群表面肌电信号特征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6月1日至2019年5月31日在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康复医学科治疗的40例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m CIMT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而mCIMT组给予常规康复以及m CIMT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评定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简易上肢机能检查量表(STEF)评分、上肢功能Fugl-Meyer (FMA)上肢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MBI)评分以及患侧肱二头肌、肱三头肌、桡侧腕伸肌、桡侧腕屈肌肌群的表面肌电信号。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的STEF评分、FMA上肢评分明显高于本组治疗前,且mCIMT组患者治疗后的STEF评分、FMA上肢评分分别为(48.77±5.26)分、(40.53±3.1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1.58±6.29)分、(33.46±3.8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mCIMT组患者MBI评分为(71.87±6.07)分,与对照组的(69.36±7.88)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的患侧肱二头肌、肱三头肌、桡侧腕伸肌、桡侧腕屈肌肌群的表面肌电信号明显高于本组治疗前,且mCIMT组患者治疗后的上述各项指标分别为(242.12±67.37) mV、(212.16±50.82) mV、(157.26±21) mV、(118.32±26.31) mV,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69.74±28.75) mV、(170.62±34.61) mV、(130.01±36.19) m V、(88.91±22.18) m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CIMT可以促进脑梗死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改善患侧上肢肌群的表面肌电信号。

  • 单位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