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非遗传承”可持续性发展路径探析

作者:田振晓; 钟磊
来源:中国民族教育, 2023, (05): 27-29.
DOI:10.16855/j.cnki.zgmzjy.2023.05.014

摘要

<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全国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璀璨夺目,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是历史沉淀性浓厚和广泛、突出代表性很强的民间文化遗产,有着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等美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括: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传统体育和游艺。目前,国家采用“国家+省+市+县”四级保护体系,共有3223个国家、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非遗事业如何得到可持续性保护与传承发展成为一个郑重而伟大的时代命题。

  • 单位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