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比较同一患者采用一体式定位像和分段式定位像采集方式结合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combined application reduce exposure,CARE)Dose 4D检查所受到的辐射剂量,确定更优化的采集方式,指导临床进一步降低患者所受辐射剂量。方法 :选取2018年7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PET/CT中心复查的患者20例。患者首次检查采用一体式定位像指导采集(双上肢上举贴近耳侧,采集前后位定位像,长度颅顶至股骨中段)。复查采用分段式定位像指导采集(双上肢上举贴近耳侧,采集前后位定位像,长度额窦至股骨中段+双上肢置于躯干两侧,采集前后位定位像,长度颅顶至下颌)。以CT容积剂量指数(volume CT dose index,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oselength product,DLP)作为辐射剂量评价指标,比较两种采集方式所受辐射剂量的差异。结果 :分段定位像法平均CT容积剂量指数为(54.09±5.82)mGy,平均剂量长度乘积为(1365.34±118.55)mGy·cm;一体式定位像法患者容积CT剂量指数为(91.52±9.65)mGy,剂量长度乘积为(2130.17±224.42)mGy·cm。CTDIvol和DLP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 :分段式定位像配合CARE Dos4D技术能有效降低PET/CT全身检查者的CT辐射剂量。

  • 单位
    四川省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