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研究

作者:贺丹妮; 张小卿*
来源: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9, 31(07): 1199-1204.
DOI:10.16448/j.cjtcm.2019.0350

摘要

针刺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具有确切的疗效,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性反应、抗氧化应激、抑制兴奋氨基酸毒性作用、抑制脑水肿形成、抑制细胞凋亡、促进神经与血管再生等相关。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病理基础,抑制再灌注损伤、保护脑组织已成为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环节。该文综述近年针灸治疗脑缺血再灌注研究认为,脑缺血再灌注涉及的病理生理机制十分复杂,针刺治疗CIRI从各个方面应对其复杂性:①在CIRI形成机制方面通过抑制炎性反应、阻滞钙超载、减轻过氧化反应、促进神经与血管再生等方面着手;②采用针刺的不同针法,眼针、电针、颅针、头皮针等不同针法进行治疗,并取得了客观的成果;③从不同的穴位进行治疗,常用的穴位有风府、水沟、百会、足三里、大椎、人中等穴位,取得了良好的疗效;④其他,比如针刺时间长短、针刺与运动、针刺与方剂、电针的刺激强度等相结合的方法,全面体现了针灸作用的综合性。但是目前在取得进展的同时,也有些许不足之处:①实验取得成果的模型大多数为大鼠,从而很难肯定,给人给予同样的针刺方法是否会取得同样的疗效;②在脑缺血再灌注中,缺血时间的掌握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如何在有效的时间进行治疗,仍然需要探索;③将实验有效的应用于临床,使实验与临床紧密结合也是值得实践的。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