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追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语境,可以上溯到近代的“西学东渐”,这一时期掀起了中国历史上大规模学习西方的思潮。梁启超将近代西学划分为器物学习、制度学习和文化学习三个阶段,以这样的视角审视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历史,可以了解到大规模学习西方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语境,此时因受到接受选择性的制约,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接受经历了从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起初的接受带有极强的主观色彩和偶然性,体现为接受主体的盲从、无意识以及理解的偏差与混乱等,在认知与实践的结合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的价值逐渐得到认知并被重视。从整体的接受活动看,“西学东渐”对早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具有奠基和孕养意义,它一方面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点,一方面滋养了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