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g-BALB/c小鼠亚系选育前后的抗体制备效率比较研究

作者:**; 张晓璐; 王妍; 傅博; 王文栋; 刘京; 张甦寅; 武怡荷; **国; 杜小燕; 战大伟; 章秀林*; 李长龙*
来源: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23, 43(06): 612-618.
DOI:10.12300/j.issn.1674-5817.2023.035

摘要

目的 比较利用BALB/c和Big-BALB/c(简称B-BALB/c)两种亚系小鼠制备鼠痘及鼠肝炎单克隆抗体的效率,为今后通过杂交瘤进行体内诱导单克隆抗体制备时实验动物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从常规繁育的BALB/c小鼠群体中选择4周龄体重超过正常动物5%(后期选种标准为超过10%)的个体进行选种并单独繁育,经10代选育制备B-BALB/c小鼠亚系。选择10~11周龄、雌雄各半的BALB/c小鼠和B-BALB/c小鼠各40只,分别接种用液体石蜡预处理后的鼠痘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G23或鼠肝炎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Y15,然后通过体内诱生法获取含单克隆抗体的小鼠腹水,利用间接ELISA法检验抗体效价,按照品系、性别和接种杂交瘤类型对小鼠进行分组,分析腹水产量、抗体效价和抗体产量以评估两种亚系小鼠的抗体制备效率。结果 经10代选育后获得的10周龄雄性和雌性B-BALB/c小鼠体重分别比同周龄BALB/c小鼠增加了22.3%和12.8%。抗体制备过程中,B-BALB/c小鼠的耐受力比BALB/c小鼠更好,能够适应二次腹水采集;与BALB/c小鼠相比,B-BALB/c小鼠腹水产量和抗体效价均显著提高,尤以杂交瘤细胞株G23接种组更明显(均P<0.000 1)。接种杂交瘤细胞株G23或Y15后,B-BALB/c小鼠的平均抗体产量(14.99×104 U和33.22×104 U)高于BALB/c小鼠(5.33×104 U和19.31×104 U)(均P<0.01)。接种杂交瘤细胞株G23后,B-BALB/c小鼠的平均单位体重的抗体产量(0.55×104 U/g)高于BALB/c小鼠(0.23×104 U/g)(P<0.000 1)。接种杂交瘤细胞株Y15后,雌性B-BALB/c和BALB/c小鼠的单位体重抗体产量高于同亚系的雄性B-BALB/c小鼠(均P<0.01)。结论 B-BALB/c小鼠在单克隆抗体体内诱导制备中可作为BALB/c小鼠的替代选择,能够达到减少实验动物使用数量、降低人力成本并提高抗体制备效率的目的。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