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穴位按摩、穴位贴敷、穴位艾灸、耳穴压豆、穴位注射等中医护理技术辨证施护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病人穴位及经络选择的研究,以及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病人中医证候积分、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等临床疗效的改善情况,探究中医护理技术对后循环缺血眩晕的血液流变学和血流动力学的联系,对提高护理质量和病人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