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前期,水银成为了中英贸易中的重要商品。中国水银的主要产地在贵州,从山间采砂后炼制而成的水银被运输至广州,再通过海上运输到达欧洲。因十八世纪英国国内梅毒等病毒的泛滥和工业发展的需求,英国东印度公司大量进口中国水银,中英水银贸易也渐渐兴盛。当时,中国汞矿因开采成本高昂等因素,致水银生产量收缩,使得中国水银价格在十八世纪下半叶上涨,逐渐被其他国家的竞品所替代。到清代中期,中英之间水银贸易走向衰落,中国不仅形成原料上的贸易逆差,还成为了英国水银工艺品的倾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