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中药复方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用药规律及核心处方的作用机制。方法 基于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网、维普网及Pubmed数据库检索中药复方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相关文献,筛选后构建中药处方数据库。基于频次分析、关联规则、系统聚类分析归纳用药规律。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及分子对接技术探讨核心处方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作用机制。结果 共纳入256篇合格文献,涉及291个处方、181味中药,用药频次总计3 355次。药性以平、寒为主,药味以甘、苦为主,以归肝、肾经药物为主;用药涵盖16种中药类别,其中补虚药频率最高(45.54%),其次是清热药(14.58%)。高频药物(频次≥15次)52味,核心药物26味,包括山茱萸、熟地黄、白芍等;关联规则分析获得二项关联14条,山茱萸-熟地黄支持度最高;三项关联68条,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支持度最高;系统聚类可聚为7类。核心处方(熟地黄、山茱萸、山药、茯苓、牡丹皮、泽泻)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涉及139种有效成分,238个潜在作用靶点,主要通过调节卵巢类固醇生成、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河马信号通路等发挥作用。分子对接表明,关键活性成分(姜黄素、槲皮素、姜黄油树脂、辣椒素e、3-二苯并呋喃磺酸、丁香酚)与18个目标靶点结合作用良好或有强烈的结合活性;其中槲皮素与18个目标靶点的对接及INSR、CYP17A1、CYP11A1、STAT3、EGFR与6种关键活性成分的对接均作用良好且结构稳定。结论 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用药以肾为本,注重滋阴清热、肝肾同调,兼顾心脾。核心处方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潜在机制可能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发挥保护卵巢功能、调节雌激素水平及神经递质等作用。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