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在青少年应力性骨折中的诊断价值研究

作者:周莺; 孙燕; 郭辰; 徐琳; 李玉婵*
来源: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2021, 27(04): 341-346.
DOI:10.19627/j.cnki.cn31-1700/th.2021.04.012

摘要

目的:分析MRI在青少年应力性骨折的诊断价值,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青少年应力性骨折病例的临床资料、X线和MRI表现,所有病例均无基础性疾病,并经治疗后随访复查证实。男9例,女3例,年龄6岁4个月至14岁3个月,平均12岁3个月。所有12例病例均先行X线摄片,2天内行MRI平扫检查。结果:(1)发生部位:结合X线和MRI检查,均在下肢不同部位发现应力性骨折,其中左胫骨近段6例,双侧胫骨近段、左侧胫腓骨近段、右胫骨近段、右胫骨中段、右股骨下段、左侧第三跖骨各1例。(2)X线表现:12例病例,4例X线阴性,8例X线可见各种异常表现,包括髓腔内横行致密线/带(6例)、骨膜反应(6例)、骨皮质增厚(1例)。(3)MRI表现:MRI清晰显示髓腔内骨折线,表现为T1W和T2W序列均为低信号,邻近髓腔内见骨髓水肿,骨膜均有不同程度增厚,周围软组织明显水肿。(4)随访:所有病例经石膏固定制动休息后1~3个月复查,疼痛症状均明显好转,X线片显示病变部位骨膜增厚,骨髓腔密度接近正常。1例左胫骨近段骨折病例于2年9个月后再次发生应力性骨折(双侧股骨远段)。结论:青少年应力性骨折正逐步得到认识,X线平片在诊断本病时的作用有限,MRI的诊断价值则举足轻重,且其具有无辐射的优点,从而成为本病诊断不可缺少的检查方法。

  • 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