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了解和掌握2016—2021年黑龙江省华支睾吸虫人群感染状况及空间分布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6—2021年黑龙江省华支睾吸虫病监测数据,对华支睾吸虫感染人群分布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结合空间自相关分析和核密度估计等空间流行病学统计方法探索研究区域华支睾吸虫病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 2016—2021年黑龙江省华支睾吸虫病监测覆盖71个县(市、区)、417个村(社区),华支睾吸虫总感染率为3.91%(4 488/114 905)。感染人群以男性(64.46%,2 893/4 488)、40~59岁(58.53%,2 627/4 488)、初中文化(52.01%,2 334/4 488)、汉族(95.45%,4 284/4 488)、农(牧、渔)民(92.96%,4 172/4 488)为主。男性(4.92%,2 893/58 764)感染率高于女性(2.84%,1 595/56 141);40~49岁组、50~59岁组人群感染率分别为5.71%(1 358/23 785)、5.32%(1 269/23 867);初中、高中人群感染率分别为4.00%(1 553/38 812)、4.52%(2 334/51 582);农(牧、渔)民人群感染率为5.11%(4 172/81 614);朝鲜族、蒙古族人群感染率分别为12.85%(163/1 268)、9.26%(34/367);不同性别、年龄组、文化程度、职业、民族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1.598,χ2=855.526,χ2=281.391,χ2=1 522.040,χ2=337.219,均P<0.05)。以县(市、区)为单位对华支睾吸虫人群感染率进行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研究区域存在呈聚集性分布(Moran’s I=0.414,Z=5.115, P=0.001);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高–高聚集区域主要是分布于省内东北部。以村(社区)为单位进行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研究区域华支睾吸虫感染存在聚集性分布(Moran’s I=0.437,Z=15.897,P=0.001);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呈高–高聚集的村(社区)数为43个,主要分布于省内东北部及西南部,呈高–低聚集的村(社区)数为1个,分布于省内东北部。核密度估计显示,核密度高值区纵向分布于省内东北–西南部,主要呈现沿松花江流域分布的特征。结论 黑龙江省华支睾吸虫病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聚集性和人群分布差异。应结合区域特点,对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防治策略。

  • 单位
    黑龙江省疾病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