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二十年前的2000年,笔者发表了"非指示性"教学改革的第一篇文章《"非指示性"教学模式初探》(1),开启了对"非指示性"教育的公开探索。笔者取名为"非指示性",是要反拨以教师为中心的"指示性"教学,突出学生的自主成长;同时也反拨以学生为中心的"非指导性"教学,重视教师的科学引导。其中"指示性"也是笔者的设名,"非指导性"则是坦恩鲍姆博士为其导师罗杰斯的教学所取的名称(2),笔者借用它来统称这一类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