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明确昆虫性信息素迷向剂对苹果园桃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于2019—2020年5—10月在果园布置不同密度的迷向丝进行迷向试验,并悬挂不同高度性诱剂诱捕器进行诱集监测。结果表明:桃小食心虫始见于5月初,终见于10月初,高峰期为7月上旬,亚高峰为8月下旬;不同密度迷向区的诱蛾量与蛀果率均明显低于对照区;迷向丝释放密度与迷向率呈二项式相关(R2=0.971 8),每公顷600根(0.12 g/根)为最佳释放密度;对照区2.0 m高度的诱蛾量显著高于1.0 m,迷向密度与悬挂高度的互作效应显著影响了桃小食心虫的诱蛾量与迷向率。迷向剂有效地降低了桃小食心虫的发生量,释放密度越大,防治效果越佳,但迷向率并未增高。研究结果为田间迷向剂的高效使用及桃小食心虫的绿色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 单位
    河南林业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