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部分地区牛无形体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张楠; 秦亚; 王燕春; 郭丽君; 张圆圆; 李简; 赵权; 蔡亚南*
来源: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21, 43(10): 1113-1117.

摘要

为了解黑龙江省蜱传牛无形体的感染情况,本研究于2019年采集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和黑河5个地区共174份牛的全血样品。通过PCR扩增无形体16S rRNA基因,将获得的所有PCR产物均测序后经Blast分析,并与GenBank中已登录的不同种属无形体相应基因比对,分析其同源性,统计不同地区无形体及其不同种属的感染率。选择同源性最高的16S rRNA基因构建进化树进一步分析感染无形体的种属。PCR结果显示,40份全血样品出现350 bp的目的条带,26份全血样品出现270 bp的目的条带。测序后经Blast比对结果显示,所测这两种基因序列均与无形体相应基因序列的同源性最高,表明上述66份全血样品均为无形体感染。统计结果显示,黑龙江省牛无形体的总感染率为37.93%(66/174),其中大兴安岭、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黑河的阳性率分别为52.38%(22/42)、33.33%(9/27)、22.45%(11/49)、40.63%(13/32)、45.83%(11/24);无形体不同种属16S rRNA基因的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66份牛全血样品中共有3种无形体:嗜吞噬细胞无形体、边缘无形体和牛无形体,阳性率分别为12.12%(8/66)、 60.60%(40/66)和27.27%(18/66)。基于无形体16S rRNA基因构建的系统进化树结果与同源性分析结果一致,即感染的无形体有上述3种。以上结果表明,黑龙江省5个地区的牛均有无形体的感染,且感染的无形体为上述3种,提示蜱传无形体在黑龙江省牛群中的普遍存在。本研究为黑龙江省蜱传无形体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并更新了黑龙江省家畜蜱传无形体病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