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水红花子抗肝硬化机制

作者:杨涵; 崔银峰; 范忠义; 朴燕; 张昌浩; 金莉莉*
来源: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48(02): 132-137.
DOI:10.16379/j.cnki.issn.1004-4353.2022.02.001

摘要

为进一步研究水红花子的药用物质基础,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了水红花子治疗肝硬化的作用机制.首先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Cards)、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功能富集分析平台(STRING)建立了水红花子有效成分-肝硬化的靶点基因网络,然后利用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 KEGG)富集分析和分子对接手段研究了水红花子的抗肝硬化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水红花子治疗肝硬化的成分可能是具有保肝功能的β-谷甾醇、山奈酚、儿茶素、圣草酚、槲皮素,作用靶点可能为IL-6、VEGFA、AKT1、TP53、CXCL8、TNF;水红花子参与抗肝硬化的生物学过程可能有凋亡负调控、程序性细胞死亡负调控、细胞增殖调控等,相关信号通路可能包括癌症通路、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等;槲皮素、山奈酚与AKT1的结合能和呋塞米与AKT1的结合能相似.该研究结果可为后续研究水红花子抗肝硬化的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