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究低温胁迫下阳离子依赖性甘露糖6-磷酸受体(Cation-dependent mannose 6-phosphate receptor,CD-MPR)基因在马氏珠母贝中表达量的变化,并筛选和比较分析马氏珠母贝耐低温选育系(Low temperature resistant line,R)和北部湾野生群体(Beibu Gulf wild population,W)的PmCD-MPR基因外显子区的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为缩短耐低温选育系育种周期及深入认识马氏珠母贝温度胁迫的响应机制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应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获得PmCD-MPR基因序列全长,并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PmCD-MPR基因在各组织、低温胁迫下的表达模式;通过单倍型分析、遗传多态性分析及频率计算获得可能参与马氏珠母贝低温响应过程的SNP相关位点。【结果】序列分析表明,PmCD-MPR基因序列总长902 bp,5'非翻译区(5'-UTR)为39 bp,3'-UTR为71 bp,开放阅读框(ORF)为792 bp,共编码263个氨基酸;在所检测组织PmCD-MPR基因均有表达,表达量最高的组织为肝胰腺(P<0.05,下同);对PmCD-MPR基因外显子区SNP进行分析,共得到34个SNPs位点,其中4个SNPs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在R和W群体间差异显著,仅在R中被检测到的基因型有共7个;CD-MPR外显子区的SNPs连锁不平衡分析结果显示34个位点构成5个单倍块和15种单倍型,其中GCC、TG、CCCTCT单倍型与马氏珠母贝耐低温性状显著相关。【结论】PmCD-MPR基因参与马氏珠母贝的低温响应过程,与耐低温性状显著相关的基因型及单倍型可作为选择育种的候选分子标记。
-
单位广东省水产经济动物病原生物学及流行病学重点实验室; 广东海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