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异丙酚对新生大鼠海马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9)表达的影响及其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新生7日龄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CON)组为连续7 d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异丙酚单次麻醉(SP)组为连续腹腔注射生理盐水6d,第7天注射异丙酚;异丙酚多次麻醉(RP)组为连续7 d腹腔注射异丙酚。各组随机取6只大鼠行血糖和血气监测。于建模后2 h、24 h、48 h、72 h和30 d各组随机取大鼠分离海马组织。其余大鼠喂养至出生后25 d行Morris水迷宫实验,测定其空间学习记忆能力。HE染色及尼氏染色观察海马形态学改变。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tPA和MMP9蛋白表达的动态变化,RT-PCR法测定tPA和MMP9的mRNA表达改变。结果:与CON组相比,RP组各时点大鼠海马tPA和MMP9蛋白表达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P<0.05);而SP组仅24 h时tPA表达呈下降趋势,其它时点下降趋势不明显,MMP9表达均无明显下降。与CON组相比,24 h时RP组海马tPA及MMP9的mRNA表达明显下调(P<0.05),而SP组下调不明显。Morris水迷宫实验第3天开始RP组的逃逸潜伏期较CON组和SP组延长(P<0.05),且RP组在原平台象限的探索时间及穿越原平台所在位置的次数较CON组和SP组减少(P<0.05),而CON组和SP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与CON组相比,RP组海马神经细胞数量减少且排列紊乱,神经元内尼氏体明显减少,部分神经元出现变性及坏死。而SP组与CON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结论:多次异丙酚麻醉可导致新生大鼠远期认知功能障碍,其机制可能与海马tPA及MMP9的表达下调、海马神经元正常形态及功能破坏有关;而单次异丙酚麻醉无此作用。

  • 单位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