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民营经济保护刑事政策对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防范民营企业刑事法律风险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关于保护民营经济主体及其产权的刑事政策以及关于保护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的刑事政策为民营企业刑事法律风险的防控提供了指引,为准确处理相关案件中罪与非罪的区分、“不适时”罪名的限缩适用、刑事强制措施的合理运用等实体及程序问题指明了方向。有效防范民营企业刑事法律风险,应以刑事司法最低限度干预经济活动为理念,在实体层面坚守刑法谦抑性原则、运用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妥善处理民营企业等非公有制经济主体的刑事责任问题;在刑事诉讼程序方面遵循比例原则、增加对查封、扣押、冻结的必要性审查,建立更为完善的民营企业涉刑案件法律程序保障机制,并通过引入、完善民营企业刑事合规制度,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刑事法治环境。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