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泻心汤防治GC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张艳美; 魏晶晶; 朱中博; 刘森雨; 杨帆; 刘喜平*; 李沛清
来源: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23, 29(10): 65-72.
DOI:10.13422/j.cnki.syfjx.20230830

摘要

胃癌(GC)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GC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居世界首位。目前,GC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虽然手术、放化疗、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等在GC的治疗中获得较好的疗效,但仍会出现并发症多、敏感性降低、不良反应大等问题。半夏泻心汤源自《伤寒杂病论》,临床应用2 000余年,具有寒热平调、散结除痞之效,为后世治疗消化道疾病的经典名方。经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发现半夏泻心汤及其中单味药在防治GC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中药因具有多成分、多靶点的特点,可以通过多种作用机制治疗GC。因此,需要从分子生物学、网络药理学等层面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全面揭示半夏泻心汤防治GC的作用机制。目前半夏泻心汤治疗GC的作用机制主要集中于诱导GC细胞凋亡,抑制GC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保护腹膜间皮细胞,阻抑GC细胞腹膜转移,调节GC微环境,抑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恶性转化等。本课题组致力于半夏泻心汤防治GC的研究,旨在全面地揭示半夏泻心汤防治GC的作用机制及其药效物质基础,为半夏泻心汤的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重要科学依据。该文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PubMed、万方(Wanfang Data)、维普(VIP)等数据库,从方证基础、物质基础、网络药理学、临床与实验研究等方面对半夏泻心汤治疗GC进行归纳与梳理,为进一步研究半夏泻心汤的药理作用并将其应用于临床GC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