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脑白质疏松症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帅; 林志坚; 吴军; 张海鸥
来源: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0, 27(01): 28-31.
DOI:10.19845/j.cnki.zfysjjbzz.2010.01.010

摘要

目的基于头部MRI检查,通过分析伴发和不伴发脑白质疏松症(Leukoaraiosis,LA)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常见临床危险因素之间的差异,探讨LA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经1.5TMRI检查证实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386例,分为单纯腔隙性脑梗死组(Isolated lacunar infarction,LI组)和伴发脑白质疏松症组(Lacunar infarctionwith leukoaraiosis,LA组),对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详细记录两组的年龄、性别,有无高血压、2型糖尿病、冠心病、心房颤动、颈动脉粥样硬化、脑动脉硬化、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胆固醇血症、高尿酸血症和贫血等病史。结果LI组212例(54.9%),年龄3291岁,平均61.05±11.95岁,LA组174例(45.1%),年龄3898岁,平均68.52±9.59岁。在单因素分析中,LA组高龄、高血压、脑动脉硬化和2型糖尿病的发生率与LI组相比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脑动脉硬化、高血压、高龄为LA独立的危险因素,2型糖尿病不是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脑动脉硬化、高血压、高龄与LA的发病机制有着更多的关联,2型糖尿病可能与其他因素一起在LA的发生中发挥作用,对待伴发LA的患者有必要行TCD或头部MRA对颅内动脉状况进行评估,同时积极控制血压与血糖。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