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miR-125b-5p在创伤性脑损伤(TBI)后对脑功能恢复的作用机制。方法:运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miR-125b-5p和MMP-15在脑外伤大鼠海马区的表达情况,建立创伤性脑损伤大鼠模型,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TBI组),阴性对照组(NC组)和agomir处理组(Agomir组)。采用测量脑含水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SS)和水迷宫实验评估miR-125b-5p对脑损伤后脑功能恢复的影响,qRT-PCR检测大鼠海马体中miR-125b-5p和MMP-15表达水平。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在创伤性脑损伤大鼠海马体中miR-125b-5p表达降低,MMP-15mRNA表达上调。TBI组miR-125b-5p表达量较Sham组降低(P<0.01),而Agomir组miR-125b-5p表达量较NC组上升(P<0.001)。建模后第2天TBI组脑含水率高于Sham组(P<0.01),而Agomir组脑含水率低于NC组(P<0.01)。建模后1~7天TBI组NSS评分较Sham组增加(P<0.001),而Agomir组较NC组降低(P<0.01)。水迷宫实验中TBI组大鼠平均逃脱时间长于Sham组(P<0.01),而Agomir组平均逃脱时间短于NC组(P<0.05);在脑损伤后第14天撤掉隐藏的平台,大鼠在目标区域的停留时间TBI组少于Sham组(P<0.001),Agomir组长于NC组(P<0.001)。结论:上调miR-125b-5p能缓解创伤性脑损伤大鼠神经功能缺损及认知功能障碍,可能与miR-125b-5p靶向调控MMP-15表达有关。
-
单位南通大学;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