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文章基于深市2009—2018年上市公司被ST年度以及撤销ST年度的数据,从非经常性损益项目构成及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贡献率两个视角,对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其信息披露的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其典型特征。研究发现,主板和中小板"摘帽"年度披露利得的ST公司比"戴帽"年度多;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和其他营业外收入与支出分别是"戴帽"年度和"摘帽"年度披露次数最多的项目;"戴帽"年度对亏损影响最大的项目是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摘帽"年度对盈利影响最大的项目是债务重组损益;"戴帽"年度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不大,但"摘帽"年度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具有决定性影响;大部分ST公司在"戴帽"年度盈余管理动机不强,但"摘帽"年度呈现出较强的盈余管理动机。

  • 单位
    湖北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