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应用斑点追踪成像自动分析技术评估心房颤动患者左心耳功能和应变。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12月至2021年2月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进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的心房颤动患者50例,以及性别、年龄匹配的窦性心律患者34例。应用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对左心房、左心耳进行自动容积和应变分析,获取经胸超声心动图以及经食管超声心动图45°、135°图像的相应参数。2组患者间左心房、左心耳自动容积及应变相关参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左心房应变与左心耳应变进行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并对不同角度的左心耳容积及应变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同窦性心律组相比,心房颤动组各角度及平均左心耳容积增大,而各角度及平均左心耳排空分数减小(P均<0.05)。应变分析显示,心房颤动组各角度及平均左心耳应变低于窦性心律组(P均<0.05)。平均左心耳应变同左心房应变各指标均呈正相关(P均<0.05),其中同左心房应变储备功能、通道功能、收缩功能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90、0.667、0.780。经食管超声心动图不同角度(45°与135°)测得的左心耳容积及排空分数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45°测得的左心耳容积较小[窦性心律组:(3.2±1.4)ml vs(5.1±2.8)ml;心房颤动组:(6.4±3.1)ml vs (12.0±6.3)ml],而排空分数较大[(窦性心律组:(65.8±10.7)%vs(61.2±9.8)%;心房颤动组:(38.3±12.0)%vs(35.2±11.4)%]。心房颤动组两角度(45°与135°)测得的左心耳应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7.9±4.1)%vs(9.2±4.5)%,P=0.045]。结论心房颤动患者左心耳功能及应变明显降低,建议采用斑点追踪成像双平面法对心房颤动患者左心耳功能及应变进行综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