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着全球人口的日益老龄化,骨质疏松症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最常见、治疗费用较高的疾病之一。骨质疏松症患者易发生骨折,严重者甚至可能导致死亡。此外,骨质疏松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和一系列重大的社会问题。因此,寻求安全有效的措施防治骨质疏松症迫在眉睫。外泌体最早发现于1983年,起初认为外泌体只是对细胞的浪费。随着研究的深入,其巨大潜力被慢慢挖掘。外泌体是一种包含蛋白质、mRNA(信使核糖核酸)、miRNAs(微型核糖核酸)和DNA(脱氧核糖核酸)的膜泡,可以由各种细胞类型产生。miRNAs是一种小非编码RNA(核糖核酸),可介导多种病理生理过程,作用广泛。外泌体中的miRNAs是一种可在组织间相互转移的遗传物质,在组织间扮演通信因子的角色,在细胞间通讯和信使分子的传递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关于小分子miRNAs促进体内骨折愈合的潜在机制仍不清楚。研究表明,Wnt信号通路(配体蛋白质Wnt和膜蛋白受体结合激发的一组多下游通道的信号转导途径)能够通过促进间充质干细胞分化,正向调节外泌体内容物之一miRNAs的产生,从而治疗骨质疏松症。本文将从外泌体、miRNAs介导信号通路治疗骨质疏松症等方面作一综述,旨在为临床治疗骨质疏松症提供新思路。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