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究美沙拉嗪对克罗恩大鼠肠上皮细胞凋亡和炎症反应的影响及机制。方法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3 mL·kg-1灌肠的方法构建大鼠克罗恩病模型。将30只雄性SD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实验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实验组大鼠构建克罗恩病模型,对照组大鼠给予0.9%氯化钠3 mL·kg-1灌肠。随后模型组和对照组大鼠灌胃0.9%氯化钠溶液2 mL·kg-1,实验组大鼠灌胃美沙拉嗪2 mL·kg-1。(1)组织实验: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大鼠结肠组织白细胞介素8(IL-8)、IL-1β、IL-4和IL-10的含量;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结肠组织内钙粘蛋白11(CDH11)的表达水平。(2)细胞实验:用CCK-8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存活率;用Transwell法检测各组细胞侵袭能力;用原位末端标记检测法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结果 (1)组织实验结果:对照组、模型组和实验组大鼠结肠组织内IL-8含量分别为(378.21±2.64),(614.55±2.17)和(416.35±2.24)pg·mL-1;这3组CDH11蛋白的表达水平分别为1.00±0.41,2.53±1.25,1.67±0.12。(2)细胞实验结果:对照组、模型组和实验组大鼠结肠上皮细胞在72 h细胞存活率分别为(100.00±0.00)%,(57.45±4.06)%和(64.65±6.07)%;这3组细胞侵袭数目分别为(85.45±9.47),(100.45±9.35)和(91.12±8.47)个;这3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9.12±1.13)%,(27.71±2.53)%和(15.57±1.86)%。上述指标,对照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模型组和实验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美沙拉嗪可通过抑制CDH11的表达,改善TNBS诱导的克罗恩大鼠炎症反应和肠上皮细胞损伤。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