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梁启超之《陶渊明之文艺及其品格》的第一个反响是其学术观点引起了广泛的学术讨论。胡怀琛以其“与自然同化”论对梁启超的“陶渊明三元人格”论作了补充,进而提出“陶渊明可算是中国的泰戈尔”的观点,同时对梁启超的三个观点逐一反驳。梁启超认为陶渊明辞官高隐的动机无关乎“姓司马的,姓刘的”,这一观点引起了热议。萧望卿肯定陶渊明对朝代更迭是在意的,但也批评了唐宋学人将“耻事二姓”的观点片面化、绝对化的做法。陈寅恪虽然质疑梁启超“陶渊明辞官动机”的观点,但他并没有正面反驳梁启超,而是偷换概念,转移话题,其质疑看似有理,实则没有触及具体问题。朱光潜则从社会和陶公自身处境两个层面剖析陶公的心理—进退皆难的忧愤与苦闷,挖掘出陶渊明辞官高隐的深层原因。《陶渊明之文艺及其品格》的第二个反响是惨遭抄袭。汝舟的《陶渊明评传》肆无忌惮地抄袭《陶渊明之文艺及其品格》原文。
-
单位苏州市职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