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研究"汾豆牧绿2号"、"南夏豆25"、"南黑豆20"和"南豆5号"4种大豆品种对红绿两种色型豌豆蚜生物学特征的影响,旨在为大豆品种的抗性评价及其豌豆蚜危害的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在光周期10Light∶14Dark、温度(23±1)℃,湿度60%±10%,光照强度212μmol·m-2·s-1的人工气候箱条件下,组建了两种色型豌豆蚜取食不同大豆品种,测定豌豆蚜龄期、发育历期、体重差、相对日均体重增长率等生物学参数。结果表明:1)红色型豌豆蚜发育历期和相对日均增长率均存在寄主的显著效应,"南夏豆25"组的发育历期所需时间最长(8.30 d),"南黑豆20"组最短(7.29 d);相对日均增长率"南夏豆25"最低,比"汾豆牧绿2号"、"南黑豆20"和"南豆5号"分别减小31.25%、25.00%和12.50%;若虫存活率"南黑豆20"上最高;喜食品种依次为"南黑豆20">"汾豆牧绿2号">"南豆5号">"南夏豆25"。2)绿色型豌豆蚜在各龄期、发育历期和相对日均增长率均差异显著,在"南豆5号"上发育历期所需时间最长(8.84 d),在"南夏豆25"上最短(7.81 d);相对日均体重增长率"南豆5号"上最低,比"汾豆牧绿2号"、"南夏豆25"和"南黑豆20"分别减小6.25%、25.00%和12.5.0%;若虫存活率"南黑豆20"上最高;喜食品种依次为"南夏豆25">"南黑豆20">"汾豆牧绿2号">"南豆5号"。综上,两种色型豌豆蚜生长发育与不同大豆品种相关,且红色和绿色型豌豆蚜对不同大豆品种反应均不相同。

  • 单位
    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草地农业科技学院; 兰州大学; 农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