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浮游植物是组成海洋生态系统食物链的基础,并通过光合作用影响着海表二氧化碳(CO2)通量变化。本研究基于面积指标,构建南海浮游植物生物量的估算体系。利用遥感数据,采用经验正交函数分解插值方法(Data Interpolating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s,DINEOF),重构长时间序列的南海叶绿素浓度场,并研究了南海高叶绿素浓度水域面积特征的时空分布。结果发现:高叶绿素浓度水域面积变化有着显著季节特征,在冬季面积到达最大值,在夏季到达最小值,但是该水域对应的叶绿素浓度却在冬季达到最小值,在夏季达到最大值,这一特征可能是由于风驱动的海表动力过程使得海表叶绿素重新分布;空间分布上,高叶绿素浓度水域常年存在于海岸附近,特别是在中国沿海、越南北部和南部、泰国湾以及婆罗洲岛附近。在巽他陆架与越南东部中央海盆,高叶绿素浓度区域面积呈年际变化。受厄尔尼诺调控的南海季风,导致不同年份越南东南沿海存在不同程度的北部冷水侵入,北部冷水入侵可能是引起局地浮游植物生物量增减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