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多发性一过性白点综合征(MEWDS)患眼超广角短波长眼底自身荧光(SW-FAF)特征,分析其特征性表现与传统影像检查的对应性。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临床确诊为MEWDS的13例患者14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1例,女性12例。年龄2257岁,平均年龄34.5岁。所有患眼均行传统眼底彩色照相、光相干断层扫描(OCT)和超广角SW-FAF检查。其中6只眼同时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同步检查。观察患眼眼底白色斑点的超广角SW-FAF特征性改变,并将其与FFA、ICGA影像特征进行对比分析。所有患眼间隔12周定期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6.7周。随访期间重点观察病变不同时期超广角SW-FAF及OCT影像特征和对应性。结果眼底白色斑点状病灶在超广角SW-FAF影像中表现为圆形或花冠状强荧光斑点,大小50500μm;病灶在视盘附近及后极部相对密集并可相互融合,向中周部延伸扩散,分布相对稀疏。超广角SW-FAF影像中的强荧光斑点状病灶与彩色眼底像中的灰白色斑点、FFA影像中的强荧光病灶以及ICGA晚期影像中的弱荧光病灶在分布上基本对应,但超广角SW-FAF影像显示的斑点数量较FFA影像更多,较ICGA影像略少。超广角SW-FAF影像中的强荧光病灶与OCT影像中视网膜外层结构的损害相对应;病变恢复后,超广角SW-FAF影像中的强荧光病灶完全消退,OCT影像中视网膜外层结构亦完全修复。结论 MEWDS在超广角SW-FAF影像中特征性表现为圆形或花冠状强荧光斑点,主要分布于视盘附近及后极部并向中周部延伸。超广角SW-FAF影像中的强荧光斑点状病灶与彩色眼底像中的灰白色斑点、FFA影像中的强荧光病灶以及ICGA晚期影像中的弱荧光病灶在分布上基本对应;与OCT影像中视网膜外层结构的损害相对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