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揭示臭椿不同叶位叶色变化生理机制,以期为臭椿的育种和推广提供依据。以4种臭椿(‘朝阳椿’、‘千红椿’、‘普通臭椿’、‘聊红椿’)的1年生无性系苗木为材料,对5个存在明显叶色转换的叶位的叶片色素含量、叶色参数、以及叶片表皮和横切面的结构和颜色进行观测。结果表明:各品种随着叶位的下降,总叶绿素(Chl)含量和类胡萝卜素(Car)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花青素(Ant)含量、Car:Chl和Ant:Chl均显著减少(P<0.05),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含量比值(Chla:Chlb)呈增加趋势。同一叶位Chl、Car含量以‘普通臭椿’和‘千红椿’较高、Ant含量以‘千红椿’最高、Ant:Chl以‘朝阳椿’和‘千红椿’较高、Car:Chl和Chla:Chlb均以‘朝阳椿’最高。各品种叶肉厚度(LM)和栅栏组织厚度(PT)均随叶位下降而增加(P<0.05),各叶位LM和PT多以‘朝阳椿’和‘聊红椿’较大。各叶位亮度L*值、黄蓝属性色相b*值、彩度C*值多以‘朝阳椿’最大(叶位4时最大),叶位1~4的红绿属性色相a*值均以‘朝阳椿’和‘千红椿’较大(叶位1时最大)。叶片腺毛颜色和横切面颜色均随品种和叶位变化,‘朝阳椿’和‘聊红椿’上叶位叶片栅栏组织为双层细胞,它们的下叶位与‘千红椿’‘、普通臭椿’各叶位的叶片栅栏组织均为单层细胞。色素种类及分布是导致臭椿叶色差异的直接原因,‘朝阳椿’上叶位的高含量花青素和各叶位的低含量总叶绿素为其叶片艳丽的直接原因,花青素是‘千红椿’‘、聊红椿’叶片呈现红色的关键色素‘。朝阳椿’的亮度、黄色度、彩度观赏性显著,以叶位4和5时最佳;‘朝阳椿’‘、千红椿’的红色度观赏性显著,以叶位1时最佳。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