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助行为是连结社会中人与人关系的日常性契机,原本发端于经济层面的需求。经济层面的需求为社会性意义的形成创造了契机,同时发挥着确认和加深共同体内部成员间关系的作用。助行为经济性意义的缺损,将阻碍助行为的开展。然而助行为的经济功能所附带产生的社会性意义,又会反过来规定和支配助行为的发生。当助行为在经济性意义上有所缺损,但社会性意义依然不减时,助行为的发生就开始受到社会性意义的支配。此时,助行为的异化就出现了。对助行为异化的应对之策,表现为两个方向:对缺损的助行为的经济性意义进行补偿;消解助行为的社会性意义。"人情异化"是助行为异化的一种表现,而"雇佣的市场交换行为"是村民的应对策略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