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RNS)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纳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1月至2022年3月ARNS者27例(32眼)。所有患者均接受全身及局部规范化的抗病毒抗炎治疗, 治疗后随访3个月, 观察治疗后视力、眼底情况、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检查的临床特征。结果末次随访视力(BCVA)提高7眼(21.83%), 不变5眼(15.63%), 下降20眼(62.50%)。典型的视网膜表现有:不同程度的玻璃体浑浊29眼(90.63%), 视网膜血管炎27眼(84.38%), 典型的周边视网膜黄白色坏死灶29眼(90.63%), 坏死灶累及范围3个钟点位至全周(10.48±2.50), 呈逐渐融合向后极部发展的趋势。不典型的视网膜表现有:视盘出血、周边点片状坏死伴孤立黄斑区坏死灶1眼(3.13%), 早期出现视网膜周边黄白色点状病灶1眼(3.13%), 未观察到黄白色坏死灶者2眼(6.25%)。在随访过程中, 视网膜脱离19眼(59.38%);双眼发病患者中, 先发眼视网膜脱离4眼(80.00%), 后发眼视网膜脱离1眼(20.00%), 接受玻璃体切除手术19眼(59.38%)。末次随访视网膜在位者30眼(93.75%), 双眼发病患者视网膜均在位。结论典型的ARNS有周边大片视网膜坏死灶;双眼ARNS后发眼的视网膜受累范围、视网膜脱离率均小于先发眼, 视力预后优于先发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