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开始时机对心脏骤停心肺复苏(CPR)后昏迷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ICU收治的60例心脏骤停CPR后自主循环恢复(ROSC)并持续昏迷患者,随机分为早期亚低温组和延迟亚低温组,每组30例。早期亚低温组ROSC后立即行亚低温治疗,中心体温降至3234℃,并维持24 h,延迟亚低温组ROSC后8 h行亚低温治疗,降温方法、亚低温温度及维持时间与早期亚低温组相同,分别测定两组患者复苏后第1、3、7天的GCS评分,ROSC后0、8、24、48、72 h的S-100β蛋白水平及6个月时神经学结局情况。结果 CPR后第7天,早期亚低温组患者GCS评分明显高于延迟亚低温组(P<0.01);早期亚低温组ROSC后8、24、48、72 h静脉血S-100β蛋白浓度明显低于延迟亚低温组(P<0.05);复苏后6个月,早期亚低温组53%(16/30)患者神经学结局良好(脑功能评级为1或2),明显高于延迟亚低温组的23%(P<0.05)。结论心脏骤停复苏后亚低温治疗可能的最佳时机是ROSC后8 h内。

  • 单位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三明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