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宫颈癌组织中微小RNA(miR)-205、miR-24-3p表达量及其与预后的关联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在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治疗的宫颈癌患者82例(宫颈癌组)、子宫肌瘤患者60例(子宫肌瘤组)和同期接受宫颈癌体检的健康女性40例(健康对照组), 检测三组组织中miR-205、miR-24-3p表达量, 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iR-205、miR-24-3p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 对宫颈癌患者随访5年, 分析影响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宫颈癌组miR-205、miR-24-3p相对表达量高于子宫肌瘤组及健康对照组(P<0.01)。ROC曲线分析结果表明, 组织中miR-205、miR-24-3p水平的截断值为1.13和1.35时, 曲线下面积最大, 诊断宫颈癌的灵敏度分别为83.87%、84.38%, 特异度分别为75.00%、82.42%。生存分析结果显示, miR-205≥1.13患者5年生存率为69.05%, 明显低于miR-205<1.13患者的87.50%(P<0.05);miR-24-3p≥1.35患者5年生存率为68.89%, 明显低于miR-24-3p<1.35患者的89.19%(P<0.05)。Cox回归结果显示, 中高分化程度、国际妇产科联合会分期Ⅱ期、浸润深度≥1/2、合并淋巴结转移及miR-205、miR-24-3p高水平为影响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miR-205、miR-24-3p在宫颈癌组织中呈较高水平, 且与患者预后关系密切, 有望成为宫颈癌的辅助诊断和预后评估的指标之一。

  • 单位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