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斩首之邀》作为纳博科夫最为看重的作品,集中体现了作家对存在与死亡在生存论—存在论层面的哲思。纳博科夫将“存在”主题隐藏在精神病患主人公的碎片化世界图景中,用“时空之狱”隐喻此在在世的“存在之狱”,意指人类欲与世界照面所必需付出的代价是承受生存之有限性。作为这种有限性极端表现形式的死亡,是人生存活动的重要参照物,是促使主人公实现从非本真存在状态转变到本真存在状态的直接动因。对死亡无“畏”的解读,使纳博科夫极富浪漫色彩地将“斩首之刑”隐喻为“破茧成蝶”,使其成为摆脱沉沦、直面本真的神圣仪式。

  • 单位
    大连外国语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