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老年缺血性心肌病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作者:代振涛; 刘培培; 尹航*; 曹仲颖; 王景祥; 孙玉翠; 张立颖; 朱荷香
来源: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0, 40(08): 1577-1580.

摘要

目的探究影响老年缺血性心肌病(ICM)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83例老年缺血性心肌病患者随访患者出院后1年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分为事件组97例和非事件组186例,回顾性分析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事件组年龄、左心房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明显高于非事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事件组白蛋白、平均血红蛋白浓度明显低于非事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左心房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是影响老年ICM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56,95%CI:1.089~1.228,P=0.000;OR=1.121,95%CI:1.045~1.240,P=0.002;OR=1.342,95%CI:1.204~1.496,P=0.000)。左心房内径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9(95%CI:0.673~0.780,P=0.000)、0.758(95%CI:0.704~0.807,P=0.000)。结合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选取左心房内径界点,所有患者分为左心房内径>40 mm组和左心房内径≤40 mm两组,采用Kaplan-Meier统计学方法进行生存分析,左房内径>40 mm组死亡率明显高于左房内径≤40 m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488,P=0.000)。结论年龄、左心房内径、左室舒张末径是影响老年ICM患者1年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左心房内径>40 mm能较好地预测老年ICM患者1年死亡率。

  • 单位
    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 沧州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