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坪坦河流域,传统侗族村落的公共空间与社会组织高度统一,包括以前廊、鼓楼为代表的家庭、房族公共空间,还有以萨坛、款坪为代表的村落、跨村落公共空间,具有层级特点。以广场、路桥等形式存在的跨村落公共空间,辅以碑刻、神龛等纪念性、宗教性设施,奠定了区域性礼仪社交活动的基础,社会自治、自卫习惯法得以深植人心,代代相传。从建筑人类学角度,对乡土遗产展开区域性系统调查和保护有利于村落文化的活化和传承。
-
单位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浙江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