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当前基于"移情"概念的道德情感主义理论方兴未艾,然而,仅以"移情"作为解释道德的起源、特质和功能的黏合剂,依然面临一些问题难以疏解。当我们转换视角来思考,反观中国古典哲学中的"恻隐之心"则能够获得诸多新的启示。梁启超承继了先哲关于"恻隐之心"的合理成分,同时,体现出了一位启蒙思想家所应有的主体选择性与思想辨别力。一方面,通过区分"恻隐之心"的适用场域,努力忖量道德规范的客观属性问题;另一方面,以"恻隐之心"为原动力阐释道德行为的发展机制,努力克服西方规范伦理学(义务论、功利论)的理论罅隙。极富先见的是,经由梁启超的精致化,"恻隐之心"最终可与当前认知科学、神经科学领域的前沿成果所呼应。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