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施氮水平对核桃砧木苗形态特征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作者:宋岩; 张锐*; 鱼尚奇; 刘春花; 高山; 王雨; 罗立新; 张建良
来源:福建农业学报, 2020, 35(03): 309-316.
DOI:10.19303/j.issn.1008-0384.2020.03.010

摘要

【目的】探究不同氮水平对2个种源地的核桃砧木苗形态特征、生理特性的影响,为新疆核桃砧木苗在栽培过程中的标准化施肥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对阿克苏种源地及和田种源地的核桃砧木苗进行不同水平的氮素诱导,测定核桃砧木苗地上部及地下部形态特征、生物量、光合特征及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结果】相同氮素水平处理下的不同种源地核桃砧木苗部分指标存在差异且各指标随氮梯度递增表现出先扬后抑的趋势。当施肥量达到10-15 g·a-1·株-1时,株高、根系总体积达到最高值,株高:95.27、72.07 cm,根系体积:1 249.75、928.01 cm3;净光合速率随着氮水平的增高而增高,施肥量达到10 g·a-1·株-1时出现最大值12.725 1、12.357 3μmol·m-2·s-1,之后随氮水平的递增,净光合速率逐渐下降。综合评价得出施氮量在10-15 g·a-1·株-1的2个种源地的核桃砧木苗形态特征及生理特性均表现出最优性状。【结论】核桃砧木苗的标准化施氮范围为10-15 g·a-1·株-1,且在标准化施肥范围内,阿克苏种源地核桃砧木苗对氮素的利用能力强于和田种源地的核桃砧木苗。

  • 单位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塔里木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塔里木盆地生物资源保护利用重点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