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回答新一轮金融开放下如何提升外资银行进入效应的问题,结合“营改增”税制改革背景,以外资银行进入方式为切入点,利用Monti-Klein古诺修正模型和2002—2019年19家银行数据,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阐明外资银行进入方式对内资银行绩效的传导机制及“营改增”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外资银行不同进入方式的进入效应有明显差异,绿地进入方式的负面影响大于正向激励,且内资银行对外资银行资产规模扩张更敏感;非绿地进入方式能够有效提高被参股银行的利润效率;“营改增”政策将强化外资银行进入的负面效应,但随着外资银行进入程度的增加,其负向调节作用逐渐减弱。因此,在中国深化银行业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应结合外资银行进入方式的异质性,并与税收政策相配合以充分发挥外资银行进入的积极作用。

  • 单位
    山西财经大学

全文